发布时间:2025.11.01 浏览次数:
 
一、核心影响因素分层剖析
1. 导体材料:电导率决定载流量基础
● 
铝的电导率约为铜的61%,导致同截面积下铝芯电缆载流量比铜芯低30%-40%。如150mm²铜芯载流量约405A,铝芯仅约280A。
● 
选型时需适当增大铝芯截面积,补偿导电能力不足,避免过载风险。
2. 绝缘材料:耐热性直接影响载流能力
● 
交联聚乙烯(XLPE)绝缘电缆(如YJLV)因耐热性优异(长期工作温度90℃),载流量明显高于PVC绝缘电缆(如VLV,长期工作温度70℃)。
● 
绝缘材料的热稳定性决定了电缆在高温环境下的安全载流能力。
3. 敷设方式:散热条件决定实际载流量
● 
空气中敷设: 散热条件最佳,载流量最高。如95mm² YJLV在空气中可达约220A。
● 
穿管敷设: 散热受阻,载流量需打八折。如95mm²穿钢管时约176A。
● 
直埋敷设: 受土壤热阻影响显著,热阻系数1.2℃·m/W时约180A,1.5℃·m/W时约160A。
● 
桥架/隧道敷设: 多层排列时散热效率降低,载流量需折减10%-20%(如紧密排列时)。
4. 环境温度:温度升高载流量需修正
● 
基准环境温度为30℃,温度升高时需按修正系数调整载流量。如环境温度40℃时,载流量需打九折。
5. 并列根数:多根并列敷设时散热受阻
● 
多根电缆并列敷设时,散热空间受限,载流量需按系数折减。如2根并列时打八折,3根打七折,4根打六折。
二、典型铝芯电缆型号载流量及修正系数
1. 典型载流量表(部分示例)
● 
例如:YJLV 95mm²,空气中敷设,基准温度30℃,载流量约220A。
● 
VLV 95mm²,穿管敷设,载流量约176A。
● 
YJLV 95mm²,直埋于热阻系数1.2℃·m/W的土壤中,约180A。
2. 关键修正系数汇总
● 
温度修正: 环境温度每升高10℃,载流量打九折(如40℃时为原值的90%)。
● 
土壤热阻: 直埋时土壤热阻系数每增加0.5℃·m/W,载流量降低约10%。
● 
穿管根数: 2根并列穿管打八折,3根打七折,4根打六折。
● 
海拔修正: 海拔每升高1000m,载流量降低3%-5%(因空气稀薄,散热效率下降)。
三、选型与应用建议
1. 低压配电场景(<1kV)
● 
优先选择YJLV或YJLV22系列,截面积按实际载流量需求并预留20%余量,提高安全裕度。
2. 高温或直埋场景
● 
优先选择XLPE绝缘电缆(如YJLV),并校验土壤热阻系数,确保满足载流和散热需求。
3. 穿管或桥架敷设场景
● 
严格按实际敷设方式查阅载流量表,并应用温度、根数、热阻等修正系数,避免过载运行。
4. 特殊环境应用
● 
潮湿或腐蚀区域建议选用钢带铠装型(如YJLV22)或铝合金电缆(如YJLHV),提升耐腐蚀性能,保障长期运行安全。
四、结论与实践指导
铝芯电缆载流量受多重因素影响,导体材料、绝缘类型、敷设方式、环境温度、并列根数等均为关键变量。合理选型需综合考虑实际工况与修正系数,科学计算载流量,避免因忽视环境因素导致的过载、发热及安全隐患。在工程设计与运维实践中,严格依据标准规范并结合现场实际进行载流量校核,是保障电力系统安全、经济、可靠运行的基础。
本文共分 1